专 栏

首 页

专 栏

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之二

来源:     作者:    编辑:chen    发布时间:2020-10-27 14:50    点击数: Views

全程渗透“美知·美行·美省”活动  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提升——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课程思政探索

雷晓云  (教育学院)

     

                              

雷晓云,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民盟盟员;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主任、广州大学第七届教学名师;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学团队“互容共生型实习支教”负责人;广州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民盟广东省委第十五届教育委员会委员,民盟广州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委员,民盟广州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主持省级科研教研项目5项,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6部。2项参与项目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一、案例主题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简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课程是面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32学时)。《规范》课程在探讨教师劳动特点和职业道德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原则,梳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史,阐释规范的时代内涵及理论意蕴,揭示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机制,探讨习得路径和要求等,以促进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进而强化其师德自觉,提高其师德修养。

(二)“美知·美行·美省”活动的缘起、理念与目标

《规范》课程的目标、内容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会自然、必然实现。如果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融入,学生很容易只是外在的、被动的听者、观者,将课程学习知识化、表层化,只知“道”不乐“道”不行“道”,将知识获得与情感认同、价值塑造割裂开来。为促进《规范》课程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学生课程学习与个人思想品德发展同向同行,本人认真领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规范》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旨趣,不断探索全程渗透“美知·美行·美省” (简称“三美”)活动的路径和方法。

“三美”活动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的活动。其中,“美”是一份“努力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信念与期待、一种“我愿意”的正向情感、一种体现于“知·行·省”过程中的积极自主状态;“知”是认知层面,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对自我发展的认识;“行”是行为层面,是指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和个人优良品德发展的自主实践行动;“省”则是反思层面,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认识、行为诸方面的自我审视,以便更好地“再出发”,由此形成“美知·美行·美省”的循环。

“三美”活动以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为教学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努力将《规范》课程的知识学习和学生优良品德的发现、践行和反思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的提升。

案例重点反映2019-2020年第一学期“三美”活动在小学教育专业小教171班中的实施概况。

二、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思政融入点

授课内容

思政

融入点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第一单元

道德的意蕴与修养的方法

介绍《规范》课程的重要性,强调“从教德为本”,提出“优良品德的自我发现与提升”之“三美”活动计划。

1.第一周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教师以教育热点时事引入,组织学生讨论,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说明“三美”活动计划,介绍由六大类、二十四种具体美德构成的“美德清单”,布置“优良品德的自我发现与提升”作业。

2.课外(学生自主研习、小组分享):学生参照“美德清单”,自我评价、选择与确认自己的强项与弱项,进行美德提升活动设计,并小组交流与分享(课外、第二周内完成),推荐小组代表。

3.第三周课堂教学(学生分享、研讨与教师指导):小组代表分享活动计划,教师和同学对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点评,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间评价来完善计划。课后学生修改完善计划,第四周交计划。

4.第八周课堂教学(学生分享、研讨与教师指导):交流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单元 专题一

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职业道德

探讨教师劳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个人道德的关系,组织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个人品德的关系”的辩论赛。

1.第二周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课后研读):教师讲授“劳动”、“教师劳动”的概念,分析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并为学生提供课后阅读的《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三重意蕴》《教师情感劳动初探》《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等资料。提出辩论赛设想。

2.课外(学生研讨、教师指导):由学委、班干部课后组织同学商议,形成《小教171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关系的探讨”辩论赛方案》,教师对方案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学生课外自主完成辩论赛各项准备工作(分组、分工、收集资料、小组研讨对策等)。

3.第六周上课时举行辩论赛(学生自主实践,教师指导):辩论赛全程为学生自主实践,从主持、评委、辩论选手、智囊团等均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只是参与、点评活动。

第三单元 爱岗敬业 第五单元

为人师表

第六单元

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道德,理解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礼仪和沟通能力。

1.课堂教学(教师讲授、情境练习等):教师讲授相关规范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教师工作的特点,设计相关情境,讨论、练习教师礼仪和沟通技能。

2.课外:第9-16周开展了“读名家故事 悟师德力量”的课外读书活动,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名家故事读本(以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故事为主),自由阅读,个性化地表达,撰写读书报告。

第八单元 终身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理念,并学会学习

课外:第9-16周开展了“美德践行之‘好学’品质提升——学术论文阅读活动”。为此设计了《美德践行之好学品质提升活动—学术论文阅读笔记表》。学生每周自选阅读教育类学术论文一篇,按照表格撰写个人阅读笔记;每2周进行一次小组分享,并做好小组分享记录。

 

三、案例意义

三美”活动结合《规范》课程内容和教学阶段,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等形式来展开,力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无痕”融入。为此,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找准课程融入思政的切入点

课程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注重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寻找《规范》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课程以“三美”活动为切入点。“三美”活动提供的美德清单来源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由六大美德及细化的 24 种优良品德构成,具体为:智慧美德(含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热爱学习和洞察力五种具体品德)、勇气美德(含英勇、坚毅、诚实和热情四种具体品德)、仁爱(含挚爱、友善和社交智力四种具体品德)、公正美德(含集体责任感、正义和领导力三种具体品德)、节制美德(含宽容、谦虚、审慎和自理四种具体品德)、超越美德(含领略优美、感恩、希望、幽默和信仰五种具体品德)[①]。以美德发现与发展为抓手,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发展需求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二)“三美”活动与课程实施同步,实现时间维度的全程性

教师第一次上课时提出“三美”活动方案,供学生课后讨论,并通过自我认识与设计、小组交流与全班分享,完成“美德自我发现与自主发展行动计划”。期中,交流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交流时,发现由于本学期的课程作业多,加上部分同学的自律性不够,行动计划执行的个体差异大,甚至存在只写计划、不见行动的情况,为此调整了计划,增加了两项全班性的共同活动:一是“读名家故事 悟师德力量”,二是“学术论文阅读——‘好学’品质提升活动”。期末,全班同学均按要求提交了读书报告、学术论文阅读笔记和小组分享记录。另,也布置了对整个活动进行“美省”的任务——撰写“美德践行”反思美文。希望让践行美德成为一种习惯,对美德的追求和行动不因课程学习结束而停止。

(三)注重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拓宽育人路径,促进空间维度的全方位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教材外, 充分利用学术论文、名家著述等资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除讲授、情境讨论外,还组织了辩论赛。另,着力探索“教师讲授-学生自主作业-小组同伴交流分享-教师指导”的交互式教学协同模式。全班共49人,共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名字(如day day up小组、百事可乐小组、笨鸟先飞小组、尚书房小组等),课后,学生或借用微信群或面对面,交流分享。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这些探索,将教材内容与学术研究前沿及名师真实专业生活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起来,拓宽了育人路径,促进了空间维度的全方位。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及成果

“三美”活动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比如,辩论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增进了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关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美”活动中,同学共设计“美德自我发现与发展”活动方案、中期自查小结49份。“践行美德之好学品质提升——学术论文阅读活动”,共阅读学术论文近300篇,撰写并提交读书笔记人均6篇以上(含6篇);每个小组交流分享4次以上,提交小组阅读论文分享交流记录32份;阅读以优秀语文教师为主的个人著述49本,完成并提交读书报告49篇。

  “三美”活动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协同发展。比如, “好学品质提升-学术论文阅读” 活动促进了学生读学术论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而 “读名家故事 悟师德力量”活动,则增进了学生对教师专业生活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强化了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在此,谨以两个同学的作业片段来说明。

我看师德的意义—读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有感

黄金燕(1708600002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了灵魂。……春风化雨,用爱去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王崧舟的课堂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一方面,他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对话者而非倾听者,课堂上常常充斥着师生间平等、自由的对话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王崧舟善于对每位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语,以此激励、指导学生。就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一位学生在回答中透露出自己很“孤独”,王崧舟老师注意到了,他认为这分明是学生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隐讳的表达。他猜想,这背后也许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也许是一段寂寞的时光,也许是一种抑郁的情绪等等。随后,王崧舟立即说“谁想跟这朵荷花做朋友?”(生纷纷举手)“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从这里可看出王崧舟有着深深的敏感和警觉,是基于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关心。正是这种敏感和爱,给这个孤独的孩子,也给了所有曾经孤独或即将孤独的孩子们一抹温暖的精神底色……

 

守,守住教育的理想信念——读《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有感

王倩怡(1708600012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作者郭初阳,被业界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领军教师,他是语文领域的新锐。阅毕其所著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过后,我内心之清潭被郭老师的教育理想信念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湖面涟漪泛起不绝,久久无法恢复平静。

教师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去待人接物,做好工作。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中提出的“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还是习总书记将“有理想信念”纳入“四有”好老师标准,无不昭示着拥有教育理想信念之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郭初阳用十七载的光阴探索教学,重塑着语文之精神内涵,他始终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属于他的教育愿景,从中所展现出的实质是自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认同,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基础而又难度最大的践行 ……

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和重要性,自古而崇尚的师德也因其缺乏教育愿景而相对低下。对教育事业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持,教师自身在从业的过程中也只会深觉枷锁缠身。腐臭的水是灌溉不出艳丽的花的,只有始终对教育事业坚守信念,才能自觉不足,积极弥补,让肥料更贴合生长,让锦簇的花团在每时每刻都绽放出沁人的馨香。

世人深知,守住教育理想信念,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谈何容易?但我仍愿意“在暮色中凭窗期盼,为它望眼欲穿”,只因个体的努力本已是化水成冰之际的重要波动与震荡,而未来,便是当下……

      

 ()问题及改进思路

基于《规范》的“三美”课程思政探索尚存不少问题,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课程外部的,一是课程自身的。

就课程外部而言,是课程与其他课程、活动间的协同问题。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个常量,学生同时学习的课程较多,各类课程作业和其他实践活动亦较多,课程相互间的沟通、联系机制不够健全,而课程思政是一项整体工程,一门具体的课程只是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一个载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课程思政”深入,有现实的问题,需要探索建立课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

就课程自身而言,课程思政还只是一种经验探索和积累,以研究为支撑的力度不够,认真的研究、深入的分析、系统的规划、各个教学环节的切实落实还不够。体现在:美德清单只是借用相关研究成果,对美德清单与学生实际状况的契合性分析不够,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中汲取资源不够;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特别是教师讲授中的学生深度参与有待增强;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作业、同伴交流分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评价方式的适切性等均有待增强。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将强化相关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及转化为课堂思政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强化课程的顶层设计,深化各个具体环节的实践探索,总结基于《规范》的课程思政经验,凝练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 潘蕾琼,黄甫全.优良品德学习何以使人幸福* ——美德伦理学复兴的文化哲学解析[J].教育研究,20148

上一条: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简介之一 下一条: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之一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