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首 页

专 栏

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之一

来源:     作者:    编辑:chen    发布时间:2020-10-23 22:39    点击数: Views

 

鲁迅经典《阿Q正传》导读  

哈迎飞  (人文学院) 

 

 

哈迎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老师,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教学团队“文学与戏剧艺术”和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负责人,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项10余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5项。

  

    一、案例主题

1.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性选修课。这门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及经典作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概貌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本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被评为广州大学优质课,2018年被评为广州大学精品通识核心课。

“鲁迅经典《阿Q正传》导读”,是本课程的第一讲。本讲主要围绕鲁迅对阿Q形象的塑造,分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转型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严峻形势,理解鲁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改造国民性的历史抱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

1)知识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道路,知晓《阿Q正传》的研究现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拓展人生视野和艺术情怀,正确欣赏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犀利的文化批判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验母语写作的现代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品位。

4)价值目标: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2.思政内容融入的理念和思路

通过鲁迅年轻时代弃医从文的文学选择和《阿Q正传》中对中国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塑造,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现代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发挥文学教育“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将文学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投身于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教学实践情况

采用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和学生独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经典阅读——感性体验——理性领悟——人生浸润——价值认同”的渐进式教学方法,化解学生在经典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和畏惧心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文学忧思和家国情怀。通过课程教学,架起文学与人生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19年被学校教学督导评为“学校代表性优秀案例”(广州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简报”2019年第9期)。

4.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以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科学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但民族精神必须自己培育。文学教育在现代中国本质上是事关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体验母语写作的现代魅力,拓展人生视野,激发生活热情,增进伦理共识,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二、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思政融入点

授课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鲁迅小说《阿Q正传》导读

 

1、家国情怀

2、启蒙立场

3、使命意识

 

一、教学过程

(1)鲁迅的生平和文学道路    知识积累

(2)《阿Q正传》研究现状     知识梳理

(3)Q形象透视    情感熏陶与能力培养

(4)Q与中国的国民性  价值塑造与精神引领

 

二、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知识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阿Q正传》是鲁迅最有名的作品,很多同学在中学学过节选的《阿Q正传》,对这部作品容易产生倦怠感,也有学生因中学老师教不得法,对鲁迅作品有畏惧感,采用问题导入法,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另一方面也能带领学生体验经典常读常新的独特魅力。

问题1历史上有三曹、三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周氏三兄弟,你是否知道?

问题2:你是否知道鲁迅笔名的来历?

问题3:毛主席对鲁迅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你是否知道这个评价?你能说出他们两人的出生年代吗?

鲁迅和毛泽东都是对二十世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伟人。作为大学生,应该了解他们的生平。

通过以上3个问题,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在回答这3个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发现,虽然鲁迅的名字如雷贯耳,实际上自己对他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学习欲望油然而起。

 

2)文本细读法——体验经典文学的常读常新的文本魅力(能力培养与情感熏陶

文本细读是文学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贪多求快,没有耐心细读,也不会细读,致使欲速而不达。

就教学而言,文本细读,也是解决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的不二法门。可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选取经典中的片段,进行示范教学,如:

Q“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的“姓”都没有,这是否真实?

这是本专题的难点之一。

首先,引导学生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展开思考:

1)“苟活”与“装死”有没有区别?

2)能否举出几部以“活着”为主题的现当代作品?

其次,采用比较法,将相关文本和电影改编进行对照研究,帮助学生深入研读鲁迅的笔法,并讨论鲁迅对阿Q的态度。

说明:

(1)文本细读和比较研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探索中,学生切身体验到鲁迅小说语言的高妙和写实功力的卓越,这一点,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2)综合运用文本细读与电影欣赏两种方式,在比较学习的视野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大大加强;同时,随着课程的挑战度增加,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经典文本深度学习的魅力也在同步递增。

(3)通过对鲁迅小说的文本细读,带领学生体验母语写作的现代魅力,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矫正学生迷恋“电影”而怠慢“文本”的阅读习惯。

(4)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教会学生经典阅读要细致耐心,仔细读,慢慢品,越熟越有滋味。

 

3)讨论法——深入阅读,提升境界(价值塑造

讨论1Q的“植物式”生存状态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关系?

讨论2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讨论3未庄的人有没有觉得阿Q可怕?鲁迅是如何写出阿Q的“可怕”的?

  说明:

(1)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文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经典的学习引向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处,打通课堂与生活、校园与社会的隔膜,与历史对话、与人生对话、与心灵对话,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厚植学生的悲悯心,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成长和人格上成熟。

 

三、案例意义

本专题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讲授了鲁迅经典作品《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对鲁迅的文学道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重要贡献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介绍,对《阿Q正传》的研究现状及其阅读难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和点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明白鲁迅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不仅由于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且在于他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身于中华民族觉醒和解放的伟大事业,堪称“民族魂”。鲁迅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鲁迅作品教学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励志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是难得的好案例。

四、教学反思

1.实施效果及成果

1)明确了课程的价值目标,提高了育人效果。较好地发挥了文学经典不说教、不枯燥,但有深度、有思想、有立场的优长,尤其是毛泽东、郁达夫等名人的鲁迅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2)注重课程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对有难度的高质量学习的需求,课程的挑战度增加了,学生的获得感也增强了。

3)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与立场这三个维度,组织课堂教学和课下阅读,同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接地气,课堂互动感强,学生参与度高。

4)课程总结成果《重视用文学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南方日报》(理论版)2019513日发表,并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

2.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1)大班上课与小班研讨的衔接不畅,经验不足。

2)学生的课后阅读情况,参差不齐。

3)总体上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绝大多数同学只是做到了上课认真听。

3.今后的改进思路和注意事项

1)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雨课堂等,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

2)加大课后阅读的指导和监控。

 

上一条: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之二 下一条: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系列报道之八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