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首 页

专 栏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系列报道之八

来源:     作者:    编辑:chen    发布时间:2020-06-28 18:56    点击数: Views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成果名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聂衍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主持人。兼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情绪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和《心理学探新》等期刊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指导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

研究领域集中在儿童青少年积极人格、心理健康与辅导、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学生发展指导等。曾在《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Aggressive Behavior》《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urnal of Adolesc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20余项,曾获第四届、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二等奖(2016年)等奖励。

 

成果介绍:

 

一、成果简介

世纪交替之初,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毗邻港澳的广东中小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而又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路径和师资力量。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0)等文件精神,本团队从为了谁”“谁来教怎么教三个问题出发,率先提出并创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致力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标的三协作”“三路径”“三联动”“三层级的协同心育模式。本成果经过了初步探索(1999-2004)、模式构建与完善(2005-2010)、实践应用与推广(2011年至今)三个阶段,构建了行政推动、高校指导、学校保障的三协作和专业培训、科研引领和中心指导的三路径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机制;创建了市级区级校级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预防预警干预三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本成果共发表论文150余篇,获10余项省部级奖励,建立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广州市培养了六万多名获得心理健康教育B/C级证书资格的骨干教师,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应用,为200多万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促进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辐射作用。

本成果形成与发展的三阶段示意图

 

二、成果主要内容与创新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0)等文件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团队率先提出并创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

1.何为多维协同教育模式

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标的三协作”“三路径”“三联动”“三层级的协同心育模式(如图2),具体内容如下:

(1) 教育目标: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教育目标,致力于培育健全人格、积极自我和社会支持心态,同时关注心理发展困扰或突发性危机影响的少数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少数问题学生、主动介入危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该理念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内在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三联动+三层级

依托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创建了市级区级校级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全市200多万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并基于学校层面构建了预防预警干预三层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即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针对少数学生的预警性团体心理辅导,开展针对个别学生的干预性心理辅导。

(3)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机制:三协作+三路径

创建并完善高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落地的三协作”“三路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机制,不仅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推进的体制问题,还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提供了保障,有效解决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

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

 

2. 创新点

1)提出了以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

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以积极心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教育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新理念:(1)面向全体,关注少数,介入危机的工作思路;(2)学校-社会-政府相协作;(3)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积极自我和主观社会支持;(4)强调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

2)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经过总结与凝练,本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

多维协同教育模式包括了四个三结合,即市级区级校级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预防预警干预三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行政推动、高校指导、学校保障的三协作和专业培训、科研引领和中心指导的三路径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机制,这四个三结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是围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构建的整体的心育体系。

三、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在广州市中小学全面推广应用,同时被其他地区广为借鉴,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了政府顶层设计、高校引领指导和基层学校执行的四个三结合心育模式

1999年起,广州大学受市教育局委托起草了《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等一系列文件,成为广州市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2000年广州市教育局依托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成立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指导全市300多所中小学建立三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三联动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体系;2010年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也落户广州大学,成为全市200多万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的连心桥和健康成长的心灵港湾,荣获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范例奖(2012)等诸多荣誉称号。

2. 通过一系列举措夯实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养,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水平显著提升的重要基础

通过创建的三协作+三路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平台,近20年来共培训中小学教师约6万人次,高效地解决了广州市严重缺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难题;建设了三批共计53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了四批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共产生69所市级特色学校,其中19所被评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被评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定期组织多种专业竞赛,强化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技能;面向中小学教师设立了260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举办了七届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表彰大会,有力激发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热情和研究技能。

正是由于本成果的实施,每年由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发布的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我市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得到培养,社会支持心态明显增强,问题行为得到较好控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006-2007年开展的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报告还得到时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同志的亲笔批示和充分肯定。

3. 成果领先华南,辐射全国和多个领域。

建成了全国领先的三联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网络,普及了三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通过三协作+三路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教育科学实验室获批广东省哲社重点实验室,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等。不仅在华南地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还被浙江、福建、湖南等多个省份借鉴或使用,并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成立暖心小组(聂衍刚教授担任负责人),为汶川来广州治疗的受伤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赴汶川救灾归来的武警支队(佛山)官兵进行团体辅导;开通《打开心天空》电台节目、心声在线学生频道等网站平台,青少年注册用户10000余人,网站点击率超过300多万,产生了极大地社会影响。本成果在社区心理辅导、企事业心理健康服务、公众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中也得到广泛推广。

上一条:广州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之一 下一条: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系列报道之七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 05008855号